
流行性腮腺炎 你了解多少?
发布时间:2019-06-25浏览:2012 次
每年冬末春初总有一种传染病在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园内流行,患儿会出现发热和耳下部肿大,这就是由一种滤过性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俗称苍耳风或痄腮,医学上称之为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存在于病人唾液中,病毒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染,患病后可终生免疫。腮腺炎起病初期有发烧、头痛、食欲减退及全身不适等症状,1~2天后出现一侧或两侧腮腺肿大。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四周扩大。耳垂下部肿胀最明显,2~3天内达到高峰,严重者颌下、颈侧及面颊部的软组织以至脸面变形。肿胀皮肤发亮,皮肤不红,表面灼热,边缘不太清楚,摸上去有一种预柔软而饱满的弹性感觉。触摸时感觉疼痛,张口及咀嚼困难,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附近的颌下腺及淋巴结也可波及而肿大,4~5天腮腺肿胀逐渐消退,10~14天恢复健康。
治疗护理:腮腺炎由病毒引起,抗生素治疗无效,主要是对症治疗。患病期间卧床休息,室内有新鲜的空气,合理安排生活。饮食以软食或半流食为主,如稀粥、面条、馄饨等,避免咀嚼,多喝白开水,多用盐水漱口,使口腔清洁。腮部疼痛时早期局部可用冷敷,遇到高烧(体温超过39℃以上)等情况,应及时送医院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少数成人亦可患腮腺炎,而且症状重,并发症多。
预防:
1.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隔离时间从腮腺出现肿痛前三天至腮腺完全消肿止。
2.在冬春季传染病流行季节,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多的地方去,更不要到腮腺炎病人家串门。
3.对接触过腮腺炎患儿的孩子要密切观察。
4.冬春季腮腺炎容易在幼儿园和小学校流行,对儿童较密的场所可用食醋熏蒸或每天打开窗户让空气对流半小时。
-
急诊电话
-
预约挂号
手机扫一扫打开
-
联系客服
手机扫一扫打开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