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28221326
株洲市妇幼保健院 株洲市儿童医院

健教资讯

去了一趟游乐园,回来就发烧、起疹子,这个病来势汹汹!

发布时间:2021-06-17浏览:2919 次

 

今天一大早上班

同事苗苗顶着一双“熊猫眼”

刚到办公室

就梨花带雨地向我们说起了自己

这两天的经历

↓↓↓

太太太难熬了,自从带娃去了一趟游乐园后,没几天娃就反复高烧,咽喉、手上、脚上、屁股上都长了疱疹。更烦人的是,老大还没好利索,老二又无缝连接上了,全家人仰马翻……

 

这一切的根源都来自于——手足口病

 

每次这货一来就有一大波小朋友被“放倒”,多家幼儿园甚至被迫停课,今天就带大家摸清它的“底细”。

 

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是什么时候?

手足口病,也被称为“手口足综合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以夏秋季节患病最多,发病高峰期时每年的5月和9-10月,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其是5岁以下的孩子。

绝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5~7天后自行缓解,少部分患儿发展为重症,通常在发病后1~4天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等并发症,包括脑膜炎、脑炎、脊髓炎、脑脊髓炎,以及肺水肿/肺出血和循环衰竭等。危重症患儿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发生死亡。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

 

宝宝身边,病毒无处不在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口、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碰到病人用过的毛巾、玩具、牙杯、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就有可能感染。

孩子爱玩的海洋球池和摇摇车也是传播病毒的帮凶。这些“你玩我玩大家玩”的游乐设施,上面很可能有手足口病毒。

 

得了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1. 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2. 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

3. 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屁股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4. 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手足口病VS疱疹性咽峡炎傻傻分不清楚?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症状较为相似,如发热、口腔疱疹等,都是两者的主要表现,但是前者的病因表现症状相对简单,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疱疹只存在于口腔咽喉部位,而后者除感染柯萨奇病毒也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疱疹会累及舌、牙龈、手、足、以及下肢等部位。

 

4件事让宝宝远离手足口病

导致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肠道病毒,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典型的“病从口入”。

我们需要了解病毒接近宝宝的途径有哪些,把这些途径切断,才能做好防护。

1.   勤洗手

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洗手!家长在这方面要做好孩子的榜样,还不会自己洗手的小宝宝,可以让大人帮忙洗手,从小养成好习惯。

吃东西前、上厕所之后、从外面回家后、和小动物玩过之后都要洗手。

而且洗手要彻底,手心、手背、指背、指尖这些地方都要清洁到。

2.  消毒

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不耐高温和紫外线,可以用这两种方式给宝宝的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

3.  隔离

如果周围出现了比较多的手足口病“病号”,就不要带宝宝去人扎堆的地方玩了。

在外玩耍的时候,也要看好宝宝,不要随便把手指、玩具放进嘴巴里。

手足口病流行期可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其体温变化。

如果不幸中招,在生病期间和痊愈后的一周,都应在家隔离,以免传染别的宝宝。

4.  打疫苗绝大多数的重症手足口病是由 EV71 这个病毒导致的,幸运的是,现在有自费的 EV71 疫苗,建议 6 月龄到 5 岁的孩子都要接种,尽量在 12 月龄前完成 2 次接种。

不过导致手足口病的病毒不止 EV71 一种,所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后还是有可能会感染其他的肠道病毒,但可以很大概率避免重症型。

 

孩子得病不要慌,做好两件事

由于极少数的手足口病会发展成重症,严重者导致死亡,很多妈妈会对手足口病特别紧张。

其实,绝大多数的手足口病都是轻症,就算不做任何治疗,在 1~2 周也会痊愈。

如果宝宝被确诊了手足口病,妈妈们只要做好护理和观察病情变化,让宝宝感觉舒服一些,万一是重症,也能及时发现、及时让医生处理。

1.  做好家庭护理,等待自愈

在饮食方面,长了疱疹的宝宝可能会因为难受拒绝进食。妈妈可以准备点温凉的流质或较软不需咀嚼的食物,比如牛奶、营养粥、蒸鸡蛋等。

● 宝宝长了疱疹的区域要保持裸露,注意清洁,可剪短宝宝指甲,防止抓破疱疹,如果水泡破裂,可以局部涂聚维酮碘液消毒。

 

● 部分宝宝在恢复期有手脚蜕皮、脱甲,也不用害怕,做好皮肤的清洁、保湿,脱落的指甲会在 1~2 个月长出来。

● 积极控制发热:低热时予患儿做好物理降温,如多饮温水、温水擦浴、贴降温贴,给宝宝选择薄厚适中的纯棉衣物,切不可捂汗,如果发烧体温太高,可按说明书给孩子吃退热药物。

● 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2.  时刻观察病情,警惕重症

早期发现重症并及时送医非常重要,在出现症状的头3 天,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特别是 3 岁以下的孩子。

出现下面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医院。

● 持续高烧,体温>39℃,退烧药效果不好。

● 呕吐、烦躁、易激惹、肢体抖动、肌无力。

● 呼吸频率增快、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

● 尿量明显减少,比如连续 4~6 个小时都没有排尿。

 

版权所有:株洲市妇幼保健院 株洲市儿童医院

联系地址: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车站路128号

联系电话:0731-28221326 0731-28209186

中文域名:株洲市妇幼保健院.公益 株洲市儿童医院.公益

备案号:湘ICP备08103067号-1 湘卫网申字(2012)第085号 湘公网安备430203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