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19浏览:1902 次
卸货以后,小孩出来了,肚子却变得又松又大,皱巴巴的一坨,自己看着都嫌弃,相信这是许多宝妈共同的烦恼。
(找一个肚子DuangDuang的动图)
记得刚生好小孩那段时间,我为了恢复身材,刚出月子,就迫不及待地进行瑜伽、跑步等各种运动,跑健身房、请私教,只要能瘦钱什么的再说吧!
可大半年过去了,体重倒是降了不少,但肚子却还是松松垮垮、鼓鼓囊囊的,看上去像是怀孕四五个月的孕妇,并且还经常便秘!可把我糟心坏了。
去医院一查,医生和我说这不是胖的!是腹直肌分离了!!!
今天株洲妇幼盆底与产后康复科专家就来告诉你们,别做仰卧起坐了,没用的!你肚子松的大部分原因实际上是腹直肌分离导致的。
腹直肌分离是个啥?
腹直肌就是图中腹部中部的那几块肌肉,中间的那条白色的线叫腹白线。
腹直肌具有保护腹腔脏器,维持腹内压,主要参与完成排便、分娩、呕吐和咳嗽等生理功能。
在怀孕和分娩过程中,随着腹部的增大,大多数女性腹部肌肉中间都会出现一个空隙。这个空隙通常在产后4-8周后会逐渐关闭。
对于一部分女性,在怀孕期间腹部肌肉有可能会被过度拉伸,导致产后无法自动修复,这种情况称作“腹直肌分离”。
无论是剖宫产还是顺产,都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
据报道,产后6-8周的产妇,顺产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60%,剖宫产发生率为71%,2次及以上剖宫产的产妇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91%。
为什么会发生腹直肌分离?
1. 生理原因
除妊娠生产因素外,2次以上剖宫产、怀有巨大儿或多胞胎、羊水多、怀孕前体型瘦小等也是易致腹直肌分离的因素。
2. 饮食原因
孕期未控制好饮食、营养不均衡、体形肥胖,会造成肌肉组织弹性下降。饮食过少也会造成肌肉组织弹性不足。
3. 其它原因
年龄因素、缺乏运动、过度宽大的衣服对胎儿没有承重作用。
腹直肌分离除了肚子像麻袋,还有什么危害?
1. 腰背痛
腹直肌分离程度越大,腹部肌肉越弱,对躯干的承托力越小,越是增加后背部肌肉的负担,容易出现腰背痛,进一步限制了其活动、哺乳等日常行为。
2. 脏器移位
腹直肌分离严重者还可使内部脏器下移,如胃下垂,出现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
3. 体形臃肿
大肚腩,使产后妈妈失去自信。
一分钟自测有没有腹直肌分离
仰卧位,双腿弯曲,露出腹部,左手在头后支撑,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脐下2指处,身体放松,将上身抬起,下颌抵胸。
以两手指触压,感觉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
若感觉不到挤压,将手指向两边挪动,直至找到紧张的肌肉,测量两侧肌肉的距离。
正常:2Cm以内。
需改善:2Cm-3Cm。
注意不可进行躯干弯曲和扭转的负重练习,因为会加重症状。
需治疗:3Cm以上
腹直肌分离了,怎么才能“团聚”?
去医院,寻求专业的腹直肌康复训练。
虽然知道妈妈们爱美心切,但产后千万别迫不及待地开始腹部锻炼(如仰卧起坐等),不但起不到任何效果,还会引起损伤腹部肌肉,并可能会导致盆底功能障碍,得不偿失。
最好先到医院的盆底与产后康复中心做一个全面检查与评估,看看腹直肌分离的恢复情况,然后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再进行锻炼。
1. 呼吸训练:腹式呼吸训练
2. 运动治疗:适合2-3指需改善的患者。
注意在进行腹直肌分离治疗前,要先检查盆底肌力,肌力达3级以上(提肛运动可以做3次,每次可维持3秒)才能进行腹直肌分离治疗。
3. 神经肌肉电刺激:促使腹部肌肉被动收缩,对腹部肌群进行强化。
4.手法治疗:通过按摩和激活腹部肌肉,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减少脂肪堆积,恢复肌肉、筋膜弹性和紧张度。
5. 手术治疗:主要通过切除突出的脂肪,将分裂的腹直肌进行重新缝合复位。腹白线缺损较大的,可通过纤维网片面修补。(重度腹直肌分离患者才需要手术治疗)。
水桶腰变A4腰的方法
妈妈们get了吗?
供稿:吴慧萍 周艳姿
版权所有:株洲市妇幼保健院 株洲市儿童医院
联系地址: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车站路128号
联系电话:0731-28221326 0731-28209186
中文域名:株洲市妇幼保健院.公益 株洲市儿童医院.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