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28221326
株洲市妇幼保健院 株洲市儿童医院

医院新闻

剖宫产术中羊水栓塞 成功救治母子平安

发布时间:2014-11-28浏览:2623 次

    近日,我院产科在剖宫产术中突发羊水栓塞一例,发病急骤,病情急重。经积极抢救,产妇转危为安,并成功保全子宫,现母子平安。这是继湖南湘潭羊水栓塞产妇死亡事件后难得的成功抢救,令人倍感欣喜。
    2014年11月22日,孕妇何双红被紧急从攸县第三人民医院转入我院。该孕妇24岁,系生育第二胎,在怀孕期间没有作规范的产检,“胎位不正、疤痕子宫、部分性葡萄胎”都没有及时发现。24日凌晨3:40,患者出现早产临产,由于“疤痕子宫、低置胎盘、胎位不正”被紧急送进手术室进行急诊剖腹产手术。在胎盘娩出时,何双红突然出现呛咳、呼吸困难,一过性血氧饱和度下降。这是羊水栓塞的前期症状,产科医生最怕遇到的头号凶险病症。“马上注射地塞米松!”主刀医师产科主任周文勇果断地下达医嘱,随着药物进入体内,何双红生命体征渐趋平稳。接下来,医生们顺利地缝合子宫。
    但当手术完毕再次按压子宫时却流出300ml鲜红色不凝血块血液,检验快速结果提示血色素急剧下降,凝血功能明显异常,“是羊水栓塞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周文勇主任立即做出诊断,启动医院羊水栓塞紧急预案,一场与死神抗争的“生死时速”上演了。接到呼救电话,周春慧院长亲临现场指挥抢救,业务院长、值班院长、医务科长、产科大主任、麻醉B超主任、护理部主任、产科及手术室护士长等医院孕产妇急救小组的专家立即从四面八方齐奔而来,瞬间集结全院急救力量,市血液专家、麻醉专家也赶了过来。1小时内产妇已出血近1300ml,按照羊水栓塞紧急预案的处理流程,通过抗休克、快速输血、补充凝血因子等治疗,产妇生命体征虽保持平稳,但子宫内仍有鲜红色血液源源不断地流出,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抢救小组进一步讨论治疗方案,考虑到产妇年纪只有24岁,在有血源保障的情况下尽量不切除子宫,产科大主任彭杨和周文勇主任在B超监测下给患者置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此时产妇的丈夫还在从外地往回赶,陪伴而来的母亲听到女儿羊水栓塞大出血,可能要切子宫,随时有生命危险,顿时不知所措,失声痛哭。经过采取宫腔球囊压迫止血、大量快速补充凝血物质等治疗,2小时后阴道流血总算得到控制,凝血功能也有所改善,其血色素、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没有再下降,治疗有效!经过5个多小时紧张有序的抢救,终于盼来检验科的好消息,血色素、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有所上升,病情得到控制。6小时后产妇凝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病情转危为安,整个抢救过程输血近3000ml。
    至次日下午该产妇宫腔内只引流出少量血液,子宫复旧好,已顺利拔出宫腔水囊,产妇虽感虚弱,但已能进食和下床活动。其宝宝因早产,只有1800g,已入新生儿科,目前情况良好。
    羊水栓塞系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后引起的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或骤然死亡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羊水栓塞的发生率虽为十万分之四到十万分之六,但发病急骤,且死亡率高,为极其严重的分娩并发症,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产科大主任彭杨近几年曾参加过两次“羊水栓塞”的抢救,但结果都“非常遗憾”,而这一次的抢救成功,让她更加坚信“永不放弃,努力就有回报”。
    羊水栓塞发病前没有明显征兆,且死亡率高,不但孕产妇家属难以接受,给临床医生也造成很大心理压力。我院成功抢救此例羊水栓塞,产科主任周文勇总结以下几点:一、防患于未然,产科具备完善的危急重症急救预案,定期组织全体医务人员演练,才能保证关键时刻有训练有素的医护技团队为生命保驾护航。二、预防为主,手术当中尽量吸净羊水后再娩出胎儿,尽量减少羊水进入产妇血液的机会。三、早期识别,及时抢救,一旦发现病人出现羊水栓塞前驱症状则立即积极抢救,同时完善化验检查,为抢救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四、患者经积极抢救后病情好转,如出血不多,不常规切除子宫,为年轻的产妇保留了生育功能。四、抢救时需要多学科(如麻醉科、检验科、B超、血液科等)积极配合协作,而且血源供应要快速充足,否则抢救也许就功亏一篑。
    此次抢救成功,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及早有效治疗,为病人赢得了抢救时机,从而挽救了生命。这既是一个医疗的奇迹,也见证了株洲医疗水平的提升。

 产科      王玉仁
                                  2014年11月26日

版权所有:株洲市妇幼保健院 株洲市儿童医院

联系地址: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车站路128号

联系电话:0731-28221326 0731-28209186

中文域名:株洲市妇幼保健院.公益 株洲市儿童医院.公益

备案号:湘ICP备08103067号-1 湘卫网申字(2012)第085号 湘公网安备430203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