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24浏览:2863 次
懵懂双胎妈妈危险不自知
5月6日,产检门诊接诊了一位特殊患者,这是一位孕36周双胎的年轻孕妈妈,自诉在今年4月初怀孕32周左右就发现自己双腿有细细密密的小瘀点,且随着孕周增大,瘀点越来越多,但她一直以为是孕期正常反应,未予以重视,只是感到疑惑——怎么其他孕妈妈没有这样自己有呢?接诊的产科医生立即警惕起来,根据症状考虑血小板减少症可能,予检验血常规,结果出来后医生震惊了,这位孕妈妈的血小板仅仅只有10×10^9/L,而血小板在人体的止血等生理过程中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正常的血小板数应为100-300×10^9/L,血小板减少是可以导致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而死亡的。该孕妇仅为正常最小量的十分之一,这在孕产妇中是极少见的,该孕妇已经出现双下肢广泛的出血点了,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可能!
多科室协作“排雷”保母婴平安
产科医生立即将孕妇收住院,组织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血液科、输血科多科会诊,详细分析讨论患者病情,制定下一步处理方案。经各项检查结果回报显示,孕妇是因为怀孕引起的全身免疫系统改变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血小板下降,只有结束妊娠才是根治方法,妊娠继续只可能病情越来越重,且对症治疗效果不佳,而这种孕妇如平产在用力屏气过程中可诱发颅内出血、产道裂伤出血及血肿形成,且新生儿亦有颅内出血风险,综合评估胎儿及孕妇情况,只能进行剖宫产术,但手术风险非常高。
下病危、备血、升血小板治疗,精心细致护理患者,3天时间内将孕妇血小板升至30*×10^9/L并联系中心血站备好充足的血源,在征得家属的理解与支持后,5月9日产科主任周文勇亲自为患者实施剖宫产术。手术当中,大家的心紧系在手术台上,当听到一个胎儿的哭声、第二个胎儿的哭声的时候,我们的心仍不敢松懈——宝宝安全了,但孕妇仍面临产后出血、颅内出血风险!手术台上,一切都在紧张有序进行:缝扎、压迫、填塞止血,台下输血、输液、监测,当耳边一直听到心电监测仪上产妇有序的心跳声至手术结束时,所有的医务人员悬着的心才敢稍稍放下,手术顺利的结束了。所有的医务人员都满头大汗、精疲力竭,但心情却是放松的——产妇算是安全了。
“病因”顺利解除了,产后产妇的血小板直线上升,随着患者血小板的恢复正常,孕妇身上的瘀点也逐渐消失了,内出血及颅内出血等危机也解除了。
5月16日,产妇和家属满脸笑容带着两个宝宝平安出院。
供稿:产科 文玉瑶
编辑:党办 戴友清
版权所有:株洲市妇幼保健院 株洲市儿童医院
联系地址: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车站路128号
联系电话:0731-28221326 0731-28209186
中文域名:株洲市妇幼保健院.公益 株洲市儿童医院.公益